首页 > 凯发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K8·凯发(国际)官方网站|广东防总:预计今年汛期总雨量较正常年份偏多

发布时间:2025-03-10 17:35:22    次浏览

近日深圳连降大雨,深南东路,一名家长骑车搭载孩子横穿马路。南都记者 刘有志 摄 近日深圳连降大雨,深南东路,一名家长骑车搭载孩子横穿马路。南都记者刘有志摄 南都讯 记者程思炜 这周气温陡然直降后,周末全省多地又迎来大雨。多日连续降雨,广东何时进入汛期?根据气象部门的标准,每年3月1日起,全省86个人工测站中累计有一半以上日雨量38毫米的那天,就是开汛日。从这次降雨过程情况看,广东尚未进入汛期。多年来,广东平均开汛日为4月6日。今年汛期形势如何?根据省防总日前通报,预计今年汛期全省总雨量较正常年份略偏多,前汛期(4- 6月)偏多,后汛期(7- 9月)偏少,龙舟水较正常年份略偏多。西江、北江可能出现10年一遇的中等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现大洪水,局部地区可能出现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并伴随有较严重的局部性城市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另外,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的台风有4-6个,并伴随有1-2次较严重的风暴潮。“百年一遇”洪水是什么意思?每年汛期,媒体报道中频繁出现“百年一遇”等词。那么,“百年一遇的洪水”到底是什么意思?原来,河流某一断面的洪水各年不同,小流量的洪峰出现机会较多,而大流量洪峰出现机会较少。洪峰流量出现的机会一般用重现期或频率来表示。重现期就表述为“平均N年出现1次”或“N年一遇”。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处总工程师黄焕坤解释,“N年一遇”是数学计算的概率,而不是实际发生的结果。例如,某河流断面处10 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为50 0立方米/秒,就是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1次500立方米/秒的洪水。但是这绝不能理解为,去年出现过“百年一遇”的洪水,今年就铁定不出现了。洪峰流量的重现期或频率由多年观测记录计算而来,因此“百年一遇”体现的是一个动态的平均概率。 北江流域能提前24小时预警在省水文局总工程师陈芷菁看来,“防洪工具箱”里最重要的两件法宝就是水利设施和水情预测预警。广州及珠三角的防洪安全依靠北江中下游的一系列防洪工程。位于北江干流清远市清新县飞来峡镇的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北江中下游防洪的第一道关卡,它对北江洪水承担着调洪的功能。当北江发生超过50年一遇洪水时(控制断面为石角站),飞来峡水库开始调洪控泄。对50年一遇到100年一遇洪水,最大控泄流量为1.5万立方米/秒;对300年一遇洪水,最大控泄流量为1 .6万立方米/秒。下泄流量到达潖江后,一部分自然分入滞洪区。自飞来峡沿北江而下,位于北江下游左岸的北江大堤从清远市的石角镇骑背岭起,经佛山三水区的大塘、芦苞、黄塘、河口、西南镇至南海区狮山止,全长约64千米。北江大堤是保卫广州和珠三角的最重要屏障。北江下游还有两条重要的分洪河道—芦苞涌和西南涌。两涌的分洪流量合计为2300立方米/秒,若不考虑思贤滘口的西江过北江洪水,则两涌分洪后相当于将北江100年一遇洪峰削减为50年一遇,50年一遇洪峰削减至20年一遇。2008年北江大堤加固达标工程全面建成。如今,由北江大堤与飞来峡水利枢纽、潖江滞洪区以及芦苞涌、西南涌分洪河道共同组成北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联合运用,可防御北江300年一遇洪水。逐步提高的水情预测预警能力是“防洪工具箱”的又一大法宝。根据目前的水文监测和预警技术,西江流域的水情可提前3天预测,北江流域能提前24小时预测。据了解,已在佛山试点运行的城市内涝预警系统,是广东首个建成的城市内涝预警系统,可提前1- 2小时向公众发布预警。 龙岗路面坍塌幸无人员伤亡南都讯记者刘晨李亚坤 近几日的降雨给路面带来不少安全隐患。昨日凌晨零时许,龙岗新生路地面突现约3平方米的塌陷,给周边交通带来不便,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昨日上午,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新生路的塌方地段已被围挡起来,本来四车道的马路只剩下单边可供车辆通行。该处塌陷路面长约3米,宽约1米,下陷约2米,且坍塌的路面一直延伸到人行道。据附近商铺一名目击者介绍,塌陷发生在昨日凌晨零时许。“当时还在下雨,路面突然就塌了下去。”该目击者称,当时还有一辆小车从此处经过,所幸并未陷入坑中。现场抢修人员表示,昨日凌晨接到情况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将周边路面围挡起来。关于事故具体原因,该人员表示由于目前仍在下雨,无法对坍塌路面进行勘测,“塌陷路段两侧都是空的,可能是因为地下管道或地质原因”。昨日下午,龙岗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初步估计是由于连日大雨,造成地下水土流失所致。